广


单位概览


单位名称: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荔湾路小梅大街17 号


品牌标志:


标志释义:品牌标志由“皇上皇”三个艺术字体构成,呈皇冠型。象征着企业品牌形象正如皇冠一样璀璨夺目,作为业界的龙头,腊味行业上的一顶金冠。

 

英文标识:king of kings。


品牌承诺:“皇上皇”信守“品质源自恒久追求”的经营理念,坚持安全放心、选料纯正、工艺精细、严格把关的产品加工原则,坚守国企老字号的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成就了皇上皇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发展历程:

1940 年创始,开设“东昌腊味店”,后字号改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通过增加宣传投入和经营品种后,发展加速。1956 年公私合营改造,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改为国有,“皇上皇”商号得到国有企业传承和发扬光大,以广式腊味的独特风格,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1966~1976 年,“皇上皇”一度改名为“红上红”,“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改名为“广东腊味店”。
1980 年,恢复“皇上皇”商号。
1981 年,皇上皇广式一级腊肠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国家银质奖章。
1985 年,皇上皇旗下品牌“香肠先生”的前身广州国际肉类制品有限公司(中港合资)设立,生产经营中西式熟肉制品。
1987 年,成立“皇上皇肉食制品厂”,并建成规模化生产厂区,以下九路皇上皇腊味店作为零售渠道和展示窗口,“皇上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7 年,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孔旺记肉业分公司的前身广州茅山肉联厂投产,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屠宰企业之一;从此皇上皇旗下经营鲜肉的品牌统一集中到了“孔旺记”。
1998年,在广州市海珠区磨碟沙投资扩建厂房,配套行业领先的“全电脑自控复合式太阳能焙房”,引进国外先进设施,“皇上皇”生产和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1 年,“皇上皇”取得出口场地生产许可,通过QS(现为“SC”)及HACCP认证。
2006 年,“皇上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2009 年,以“皇上皇”品牌为核心的广州皇上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同年,皇上皇腊味制作技艺被录入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 年,公司被中国肉类协会评为“2011 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商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全国商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2012 年,“皇上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评选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 年,“皇上皇”借助互联网创新转型,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创新团购、微博营销、官方网站互动等服务方式。
2013 年,公司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2010~2011 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2014 年,公司被中国肉类协会评为2014 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
2015 年,皇上皇“中式肉制品加工新技术研发及应用”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6 年,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筹划进军资本市场。

2018年,完成山东屠宰加工并购项目,成立山东皇上皇众信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产业真正向主产区延伸。


皇上皇:中国腊味行业的金冠品牌



       在今天的广州城内,各行各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但唯一不变的,是脑海里的“老广州”回忆。时至今日,广州市老城区下九步行街的皇上皇腊味店内总是人声鼎沸,排起长长人龙,为的就是能吃上芳香四溢的“皇上皇腊味”。皇上皇腊味,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成为大家共同的童年回忆,家乡的味道。随着皇上皇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皇上皇”已成为了“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广式腊味行业龙头,产品涵括腊味、中西式肉制品、粤式饼类、休闲食品等多个系列,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远销海外。


破茧成“皇”


      在20 世纪初的广州城内,有两家大家都熟知的腊味店——“太上皇腊味店”、“东昌皇上皇腊味店”,不知情的人以为父子店,其实这是兄弟斗法的产物。


       广州沦陷初期,哥哥经营的“太上皇”腊味生意,风生水起,而当时的弟弟还只是一个挑担小贩,每天穿街走巷,做一些咸鱼、茶叶、干果等小贩生意。看着哥哥腊味店越做越好,深知腊味行业市道不错,便萌生了开店的想法。20世纪40年代初,弟弟在海珠南路摆起了一个小小的腊味摊,这便是皇上皇腊味店的前身。后来稍有盈余,弟弟便在其兄的腊味店旁边开了一家小店,取名为“东昌腊味店”。


       两兄弟同时经营腊味店,而且近在咫尺,每天都在上演着抢客大战。“同行是冤家”,在那个百业荒废的年代,生钱就是硬道理,两兄弟在生意上的角逐,从未停止。“东昌”刚开店的时候,哥哥的“太上皇”腊味已名声远播,每到逢年过节,其兄之店门庭若市,川流不息;而“东昌”却寥寥几人,惨淡经营。如此大的反差,令“东昌”老板意识到,此时的腊味店必须要改革才有出路。


      于是,“东昌”老板制定“三大营销政策”。凡事亲力亲为,生意才慢慢得到了回转。政策一,广招人才。“东昌”老板求才若渴,深知一个店面的摆设对于消费者购买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一个能干的铺面工不惜“三顾茅庐”,重金礼聘“太上皇”的铺面工负责“东昌”商品陈设工作,使得店面焕然一新。政策二,狠抓质量。一个好的产品决定了店铺能否长久经营,“东昌”老板亲自抓质量,力求“东昌”的每一件出品都是至优至美。同时,在商标招牌上“东昌”老板可是费煞心计。他认为,生意要好,招牌就要响。他见其兄经营的腊肠称为“太上皇腊肠”,他不甘示弱地灵机一动,你当太上皇,我当皇中之皇,于是便一锤定音,把东昌腊味店易名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政策三,扩大宣传。“东昌”老板的宣传意识较强,经常利用电台、报纸、广告等开展腊味宣传,曾花重金捐赠一副“东昌腊味店”前幕给海珠大戏院,并在上面绣上“东昌皇上皇腊味店”字样,让每一个踏进海珠大戏院的戏迷都能看到“ 东昌皇上皇”。除此以外,每年冬季都是腊味出售的旺季,“东昌皇上皇”会采取买一斤腊肠送一本印有皇上皇招牌的挂历,以此增加店铺知名度。抗战胜利结束后,电台常为“皇上皇”做腊味的广告宣传,当时的皇上皇广告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一时之间红遍整个广州城,在市内大街小巷广为传唱,皇上皇腊肠成为家喻户晓的当红产品,家家户户必备。此后,皇上皇利用“活模特”宣传进行移动宣传,让员工穿上印有“皇上皇”招牌字样的衬衣行走在大街小巷之中,宣传范围更为广泛。


       通过以上举措,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皇上皇飞速发展,成为广州腊味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商家之一。


“三阵”齐驱


       俗话说得好,“秋风起,食腊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在严寒的冬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味饭,真是人生一种极大的满足!因此,每年的冬季就是腊味行业的旺季。行内有句话叫“百日红,担灯笼”,顾名思义就是工人们做满了一百天后便得开始重新另寻出路,有点像今天的合同工,旺季过了,工期满了,工人们便陆陆续续散了,但是,工人的离开不代表腊味店的关门。一年300 多天,只有100 多天的旺季,剩余200 多天的闲时,想要腊味店能继续经营下去,老板们必须得“另谋出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东昌皇上皇”老板经过第十甫路的“加拿大冰室”发现里面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便萌生了开冰室的想法。坐言起行,“东昌皇上皇”老板就开始统筹策划,很快“东昌冰室”就开业了。1947 年初,“东昌皇上皇”老板匠心独特地适时推出了“三阵并施,全年统筹”的营销策略。三阵分别代表火攻的“朱仙阵”、水攻的“阴风阵”以及不愠不火的“温和阵”。


       火攻“朱仙阵”指的是秋季开始猛炉大火,抓紧时间赶腊肠制作。“东昌皇上皇”主打产品肯定是腊味,老板亲身下厂制作,严格把握质量关,精选材料,集成古法制作程序,致力做出最优质的腊味。在整个制作的流程中,无论是一条绳、一滴水、一滴油,都把控十分严格,并且坚持“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的标准。此外,老板还特意高薪礼聘海南师傅回来制作酱油,独特的酱油使得腊味的出品更具风味。由于皇上皇腊味选料正宗,口味独特,工艺精细,使得皇上皇腊味销量节节攀升,很快就成了街知巷闻的腊味知名品牌。20 世纪40 年代,“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每天销量更可高达上百斤干货。后来,慢慢随着生意的发展,“东昌皇上皇”的产品也从单一的“东昌金牌老抽肠”慢慢发展到“生抽肠”、“白油肠”、“切肉肠”等多个品种,腊味生意红极城内外。


        水攻“阴风阵”指的是夏季开冰室,吃刨冰,冰冰爽爽一整夏。为了搞好冰室生意,老板请来了“加拿大冰室”的制冰师傅,负责冰室的一切制冰事务。1947年,第一家“东昌冰室”在海珠南店正式开业,首创了腊味店内开冰室的先例。正是这种勇于尝新的精神,使“皇上皇”品牌又得到了深入的传播。“东昌冰室”适时而生,在仅仅1 年的时间内,下九路分店和太平南分店都开始冰饮生意。很快,“皇上皇冰室”声名大噪,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的客人。业务的膨胀发展,为后期“皇上皇”的再度展飞奠定了基础。


       不愠不火的“温和阵”是“皇上皇”老板独特的经营方式——变废为宝。油料是腊味的副产品,又是制作肥皂的必须原料。“皇上皇”老板在没有开腊味之前,曾自制肥皂拿出去贩卖,面对如此多的油料,老板决定重操故业,变废为宝,用油料做肥皂。肥皂作为生活用品,无需顾及季节性问题,一年四季都能适用。因此,旺季生产腊味,淡季生产肥皂,随时供应,使得业务销量持续上升。


       “东昌皇上皇”品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美名远播,销量高企,被誉为行业的传奇,为行内人所津津乐赞。


展翅高飞


       新中国成立后,皇上皇腊味店继续以其广式腊味的独特风格,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早在20 世纪50 年代,特别是公私合营后,皇上皇得到了国有企业的传承和发扬光大;1980 年复用“皇上皇”老字号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皇上皇肉食制品厂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参与竞争。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提高信誉,从而增加知名度。其后,广州市食品公司把皇上皇生产加工由人民路光明南加工场整体搬迁至海珠区马涌地段,并投资建设腊味加工场,生产场地扩大了数十倍,改进了生产设备,特别是全国首创的复合式太阳能腊味焙房的建成,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皇上皇一改过去的手工操作和靠炭焙煤烧的落后密集型生产历史,成为初具规模的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为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20 世纪90 年代,“皇上皇”加大投资力度,在海珠区磨碟沙新建了生产加工厂房,在升级建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电脑自控复合式太阳能焙房”设施的同时,引进国际一流的德国自动灌肠机、扎节机、搅拌机等生产设备,使生产流程布局更加合理,机械化程度更高,生产场所环境卫生更优,年产能超过五千吨。


       目前“皇上皇”从化生产厂区建筑面积近23000 平方米,生产基地肉制品年产能达15000吨,稳居全国腊制行业前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2006年,“皇上皇”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基地、示范基地和实验基地。与此同时,集“肉制品深加工、科技研发中心,冷冻储备、终端销售配送”于一体的皇上皇现代化食品加工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已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近5 亿元,设计建筑面积约33000 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肉制品年产量将达36000 吨。项目在节能、溯源及技术、工艺等方面有效融合,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其中引入国内领先的热泵技术,首创第三代热泵式焙房、蒸汽/热泵双负荷源式焙房,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显著,使烘焙工艺继续引领同行。


       “皇上皇”已逐步成长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肉类产业集团,初步建成了集肉品贸易、原料购进、加工配送、冷藏储备、终端销售、产品研发为一体的集团化产业链,开创了广州肉类食品行业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先河。2016 年8 月,以“皇上皇”品牌为核心组建的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业集中度高,品牌引领效应凸显,盈利模式成熟,广式腊味领导品牌的行业地位稳固,中西式肉制品和休闲食品系类产品逐步扩大,同时加快向资本市场迈进的步伐。


       展望未来,皇上皇集团继续以“皇上皇”品牌为引领,依托资本市场整合扩张,通过应用领先的生产、信息新技术,使传统的生产工艺更贴近工业4.0 的发展趋势,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产品安全识别水平;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柔性生产和个性化规模定制的转型,探索行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的新模式;通过对肉制品深加工、储备物流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中心、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中心的充分糅合,构建一个符合国际先进标准、国内生产技术领先的现代化服务转型新平台;通过打造“旅游+食品安全+传统技艺现代传承”的广州新名片,树立履行社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的国企品牌新形象;未来的皇上皇集团终将实现新的目标:成为国内广式腌腊制品行业先进生产力的标杆企业,行业规模集中的整合者和领导者。